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安郡晚秋

杜牧 杜牧〔唐代〕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
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
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
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注释
散后;一作欲散。
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简析

  《齐安郡晚秋》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由外及内,由岸边的柳树写到诗人的居住环境;颔联仍是在景语之中表现人物内心情绪的波动;颈联写景中渗透了更多的感受;尾联直抒胸中感慨,在今昔对比之中,传达出无限落寞之情。这首诗笔意流畅,神韵疏朗,将诗人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一系列意境清幽的画面之中。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这首诗就是杜牧在黄州时创作的,是为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杜牧著,张厚余解评·杜牧集 名家选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
2、 王景霓·杜牧及其作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07月

赏析

  首联点题。“柳岸风来”零是寻常之笔,而诗人接以“影渐疏”三字,则情境迥异。首先,由此可意会到季节的变迁。叶密则影浓,叶稀则影疏,夏日的浓郁柳荫转为眼前这稀稀落落的柳影,可知已是秋风萧瑟、万木萧条的季节了。其次,又可领悟到一日之间时光的流逝。光线愈强,柳树的投影愈浓;反之,其影愈淡。此刻,太阳渐渐西斜,光线渐渐变弱,柳影也渐渐转淡,最后消失在薄暮之中。此句本是写景,然而一个“渐”字,则使读者想到了画面外有一个观景人。他倚窗临风,久久池眺望河堤上的柳树……。否则,不会知道柳影之豌淡乃是渐渐变化。第二句进一步点明诗人的身份:“使君”。“使君家”应当是热闹场所,门庭若市,而杜牧的官邸却“似野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7篇诗文  44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呈吴郎

杜甫 杜甫〔唐代〕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回乡偶书

贺知章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贯休 贯休〔唐代〕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
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
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