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
佚名〔南北朝〕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买了一把五尺长的刀,悬挂在堂屋的中梁柱上。
一天要抚摸很多次,更甚于喜爱十五岁的少女。
琅琊啊琅琊,琅琊的道路十分宽广。
春天的二三月时节,人们的单衫上绣着类似于裲裆的图案。
注释
悬著:挂在。著(zhuó):兼语词,之于。
摩娑(mó suō):用手抚摩。
裲裆(liǎng dāng):亦作“两裆”,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其名称最早见于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衣服》。制式为前后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无领,腰间以带子系扎,着于衣内或衣外,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
赏析
北朝民歌写男儿的勇健,笔调多带豪迈之气,这首“新买五尺刀”,却以柔情出之,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反复玩味。首句突出“新买”。“器惟求新”,新的器物总是特别吸引人的,这柄新买的宝刀也不例外。“五尺刀”既非“尺八匕首”、“三尺剑”一类短兵,也不属“丈八蛇矛”、“七尺大刀”一类长型,其修短合度适中,才便于悬观。这个五尺刀的“五”字不仅与十五女的“五”字起拈连作用,而且刀长与少女身材也大体相当,故容易唤起人的联想。“不惜千金买宝刀”,买来之后首先就是观看。这当然并非单纯的鉴赏,而是满怀激情快意,通过看刀,作一番挥刀跃马、扬威边陲的神往之想。《水浒》描绘林冲买回宝刀,“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当晚
简析
《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是一首五言歌行。这首诗写爱新的宝刀,以柔情出之,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反复玩味。此诗先说买来之后首先就是观看,这并非单纯的鉴赏,而是满怀激情快意,通过看刀,作一番挥刀跃马、扬威边陲的神往之想;接着以二者相比,突出英雄爱刀更胜爱美人一筹之意,从而把对新买宝刀之爱推向顶点。全诗以比喻新颖、联想奇特见长,字里行间透出的英雄气盛,尤胜于儿女情长,具有艺术光彩。
郑龙谏勿伤百姓
《金楼子》〔南北朝〕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向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教子
颜之推〔南北朝〕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谢安怜翁
刘义庆〔南北朝〕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