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楚怀王愚昧糊涂,楚国悲惨地被秦国灭亡。身处异乡的游子,情思满溢,涕泪涟涟,双鬓的头发不知道斑白了多少?新亭对哭早晚哀,眼枯泪尽陵阳处。屈原在汨罗江畔投江而逝,只留下了无数的让人痛断肝肠的诗句。
注释
虎符缠臂:指用布料制成小虎形,缝缀在儿童臂上,这样可以避恶消灾。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
此篇与传统豪放或婉约之作大有不同,细读意蕴深远、别具一格。全词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下片追叙湘累人生故事。
上片写当下端午:民间以虎符缠臂避邪,门前艾蒲青翠,天空纸鸢飞舞,粽叶香气飘远,人们对酒携食,江上龙舟争渡、呐喊助威,有人凭吊祭江吟诵屈原作品。下片怀古:感叹怀王昏聩、秦国吞并楚国,屈原流放他乡垂泪鬓白,从早到晚于新亭对泣,泪尽于陵阳,如今汨罗江边,湘累已逝,唯有万千断肠诗句留存。
全词艺术特色鲜明:咏今叹古,上片渲染端午盛况,下片感怀借古启今;动静结合,“缠臂、纸鸢舞、争渡” 等为动,“虎符、粽叶、艾蒲” 等为静;明暗结合,明写屈原抨击楚王,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旅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