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五代〕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犹。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月影。一阵好风频频地吹落残花,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注释
转:一作“啭”。
月:一作“日”。
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
隔帷:帷帐外。
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
锦茵:锦制的褥垫。眠玉:睡眠中的女子。玉,如玉的肌肤,
赏析
起两句,写天将明的情景。屋外边传来阵阵婉转的莺啼。朦胧的月影散射窗间,幽闺已见微明的曙色,“闻莺转”,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最先使人从睡眠中醒来的外界刺激是声音,首句正是闺人清晨初醒时刹那间的感受。“红窗”句,再从视觉方面推进一层,仍只是从表象写来,尚未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好风频谢落花声”,由景入情。词中抒情主人公已开始思想活动。落花之声,似有还无。然而在黎明的幽静环竞中,已被敏感的闺中人觉察到了,因有“风”故,所以测知,并唤起了某种微妙的感情。一“谢”字。已露闺怨的本意。隔着薄薄的帘帷,暗淡的残烛还照着挂在绣屏上的宝筝,而筝,早已不弹了,情人远去,无人来欣赏主人公的乐声。“隔帷”二句
简析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是写女子幽闺怀人之苦。词的上片写室内外环境的寂静凄冷,声响景象皆从她的听闻感受中来,不眠之状可想;下片前三句具体写她梦中欢情,与空闺独守对照鲜明,其思深而情恍惚可知。后两句,写她梦醒后的情思。整首词格调哀婉,情思缠绵,有思念的深情,也有失落的惆怅。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32篇诗文 21条名句
小重山·正是神京烂熳时
和凝〔五代〕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毛文锡〔五代〕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楚山 一作:楚江)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木兰花·掩朱扉
毛熙震〔五代〕
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匀粉泪,恨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着。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